证券时报记者 李映泉

在关注易普力与南岭民爆(002096)重组案例的过程中,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还注意到,这一案例也是近年来为数不多借壳上市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推进以及监管层加大对并购重组的审核力度,近年来,A股借壳上市的案例数量骤减。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仅有17家公司推出了借壳上市方案,其中13家公司借壳失败,占比高达76.47%,完成借壳上市的仅有2家,其余的尚在推进中。

联储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全面注册制实施,企业直接上市通道已变得十分顺畅并且高效。相较而言,借壳上市谈判难度大、审核严、综合成本比IPO还要高,其作为优质资产上市通道的价值日渐消散。

那么,易普力为什么要选择通过借壳南岭民爆的方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

对于这一问题,易普力董秘邹七平给出的答复是,本次重组的出发点并不是借壳上市,而是产业整合。在本次重组中,易普力以及背后的中国能建,都没有将南岭民爆单纯地视作是资产证券化的一宗“壳”资源,而是高度重视南岭民爆对易普力在核心业务和战略上的价值。南岭民爆的许可产能对易普力而言也是非常稀缺的战略资源,双方在经营业务上也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和协同效应。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易普力的规模体量显著高于南岭民爆,因此在客观上构成了借壳上市的条件,但借壳只是手段,产业整合才是根本目的。

借壳上市曾经是A股市场核准制股票发行制度下,部分拟IPO企业寻求尽快“插队”进入资本市场的权宜之计。

于是乎,有一些借壳上市的案例开始变了味,成为资本规避监管、玩弄财技、谋取巨额套利空间的手段。不少基本面不佳、主业缺乏竞争力、持续经营能力较差的公司也因此“待价而沽”,长期利用各种手段“保壳”,难以有效出清。

对此,近年来,监管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包括明确借壳上市标准等同IPO,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完善退市规则,过去那种“乌鸡变凤凰”式的借壳上市已经愈发鲜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借壳上市将从市场绝迹。事实上,新“国九条”出台以来,多措并举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进一步优化重组政策环境,一直是监管层努力的方向。

借壳上市只是手段 产业整合才是目的  第1张

从易普力的成功借壳案例来看,对于可能涉及借壳上市标准的并购重组事项,也不必将其视作“洪水猛兽”,只要是出发点放在真正的产业整合、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上,同时重组标的也禁得起“等同于IPO”的监管考验,依然有很大希望获得“绿灯放行”。

借壳上市只是手段 产业整合才是目的  第2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