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此前微软、亚马逊的投资已经吸引监管部门关注,英伟达也大举出手。分析认为,大型科技公司通过获取较小的股权份额来规避监管,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巨头们无法对这些公司施加某种形式的控制。

科技巨头疯狂砸钱“准并购”AI初创公司:获取技术、施加影响,还规避反垄断  第1张

  本周以来,AI领域再次出现了疯狂的资金注入和估值飙升的现象。

  AI语言翻译初创公司DeepL最近融资了3亿美元,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为机器学习模型提供数据标注的平台Scale AI获得了10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几乎翻倍至138亿美元;正在开发模型的法国初创公司H则筹集了惊人的2.2亿美元种子轮资金,尽管未披露估值,但显然已进入“独角兽”行列。

科技巨头疯狂砸钱“准并购”AI初创公司:获取技术、施加影响,还规避反垄断  第2张

  虽然所有常见的机构投资者如Accel、Index和Y Combinator(YC)都参与其中,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也参与了投资热潮;分析认为,巨头们是在以这种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的风险。

  意在逃避反垄断的“准并购” 微软、亚马逊受关注

  以Scale AI为例,这家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到2021年的E轮融资,期间纯粹吸引的是机构和天使投资者。而到了此后的F轮融资,虽然之前同样的投资者也参加了,但Meta、亚马逊、英伟达以及英特尔、AMD、思科和ServiceNow的风投部门也加入了进来。

  而就在Scale AI宣布F轮投资者的同一天,H也展示了其实力:亚马逊也加入了投资队伍,还有三星的风投部门和现今价值100亿美元的自动化软件公司UiPath。

  分析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企业对AI初创公司的投资已经成为一个大话题,微软与ChatGPT制造商OpenAI的紧密关系就是最好的例子。该交易吸引了欧盟和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查,因为人们越来越担心大型科技公司采用了一种新的“准并购”策略,即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控制和影响新兴技术,而不是直接并购;例如,通过雇佣初创公司的创始团队,或通过战略投资。

  而一旦欧洲监管方完成初步调查,微软就将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据说微软据说可能拥有OpenAI 49%的股份,无论微软在OpenAI中是否拥有投票权。

  此外,Anthropic和亚马逊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处境。这家公司成立三年来,已经从众多投资者那里筹集了超过70亿美元,其中包括谷歌、SAP以及Salesforce和Zoom的风投部门等企业。但亚马逊特是目前Anthropic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在3月份完成了一笔40亿美元的投资。尽管这笔投资并没有让亚马逊获得多数股权(类似于微软与OpenAI的情况),但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CMA上个月确认正在调查该交易,以确定其是否可能符合反垄断调查的条件。

  与此同时,CMA还透露正在调查微软最近对Inflection AI团队收入囊中的行为,此举正值微软成为Inflection的最大投资者的一年之后。Inflection创始人和关键人员进入微软运营一个新的消费级AI部门,只留给Inflection一个大致骨架来专注于企业部门。

  另外,CMA还确认正在调查微软最近对法国AI初创公司Mistral的1600万美元投资。但监管机构迅速得出结论,认为由于交易的相对规模较小,该交易不符合调查条件。

  “CMA已经考虑了微软和Mistral AI提交的信息,以及对其评论邀请的反馈,”CMA发言人当时表示。“根据证据,CMA认为微软并未通过该合作伙伴关系对Mistral AI获得实质性影响,因此不符合调查条件。”

  英伟达也入局

  尽管英伟达在历史上并未被强行归入与这些公司相同的“大科技”类别,但它已经成为AI淘金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去年这个时候,该公司的估值为7700亿美元,但在过去几个月中,英伟达固执已经飙升至2.5万亿美元以上。

  这使得英伟达成为全球第三大最有价值的公司,仅次于微软(3.17万亿美元)和苹果(2.87万亿美元),但领先于Meta(1.18万亿美元)、亚马逊(1.88万亿美元)和Alphabet(2.15万亿美元)。

  英伟达已经投资了AI初创公司Hugging Face,其他投资者还包括亚马逊、谷歌、高通、英特尔等。此外,英伟达还购买了Cohere、Perplexity AI、Inflection AI、Cohesity、Mistral AI、Weka、Wayve等一系列AI初创公司的股份。

  分析认为,大型科技公司在AI初创公司投资的热潮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他们希望通过获取较小的股权份额来规避监管。但这并不意味着科技巨头们无法对这些公司施加某种形式的控制:毕竟他们是股东,可以以各种微妙和不那么微妙的方式影响初创公司。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