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4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正加速建设,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推行配额有偿分配”。

  自2021年7月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目前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正式启动,作为自愿碳市场,通过配额清缴抵消机制与强制碳市场有效衔接,两者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

一个139万亿投资市场的徘徊与困境  第1张

  7月初,生态环境部下发《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引入配额结转机制、开启年度履约,第三个履约期启动在即。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用市场化的工具为环境效益定价。通过释放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碳价信号,激励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限制使用高排放的技术并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资金等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聚集,推动构建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涉及“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

  绿色低碳体系的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制定层、金融机构、重点控排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平衡低碳目标与行业发展现状,完成平稳过渡。资金支持是完成上述目标的关键。

  根据中金研究部此前的测算,要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绿色投资需求预计达到139万亿元。

  对于企业而言,生存是最实际的需求。一场涉及政策目标执行、高排行业生存发展、金融业加强资金引导的谨慎平衡正在进行:顶层设计密集出台;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相关工作,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即将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行业,则在执行降碳技改、设备更新,配合政策规划稳步推进。

  待扩容行业:降碳是系统工程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作为年度工作任务之一。

  生态环境部今年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熟料生产》等多个征求意见稿。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预计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等重点排放行业将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全国碳市场。

  有关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预期,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李琛7月24日对和讯表示:“水泥企业一直在参与地方试点碳市场,并积累了相应的实践经验。”

  以冀东水泥(000401)(000401.SZ)为例,该公司7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761.6万吨co2e(二氧化碳当量,包括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同比降低4.2%。部分企业参与北京、天津、重庆地方试点碳市场,履约完成率100%,积累了交易履约经验,碳排放数据基础扎实。

  从更大的维度看,水泥行业属于原材料基础行业,覆盖面大,正值转型发展以及行业结构调整深度调整期。受房地产调整,基建放缓等因素影响,水泥行业需求大幅下滑,水泥行业正面临利润下滑和“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的双重压力。

  “碳排放双控”一控总量、二控强度:一方面,需要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等措施,降低地区、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改进等方式提高单位产值或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效益。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发布《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一个139万亿投资市场的徘徊与困境  第2张

  根据上述五部门《水泥专项》提出的目标任务:2024―2025年,通过实施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具体方式是,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

  李琛表示,水泥行业一直在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受市场需求低迷和产能发挥率不足的影响,企业缺乏信心,预期减弱,导致技术改造投入的后劲不足。

  “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从2020年的1833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320亿元,2024年上半年水泥行业亏损。推动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一是靠企业科技创新降本增效意识增强,二是标准提升和政策引导,比如国家强制性标准《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指标升级,以及能效不达标就要关停退出的政策。对于企业而言,生存是最实际的需求。水泥企业和供应链为了能效达标、上升到标杆水平,付出了艰苦努力。”

  她认为,降碳是系统工程,最终目标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引导高碳企业向低碳发展”涉及科技创新、行业准入门槛、环保、金融财税、能源、矿产资源等政策,需要统筹考虑形成政策合力。碳市场是减碳政策工具箱中的一项。鼓励政策的引导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上一阶段重点是绿色金融,下一阶段可能是转型金融。

  金融机构:碳核算窗口期

  2024年4月24日,全国碳市场收盘价格首次突破百元,2021年7月16日开盘碳价为48元/吨。碳市场的价格发现作用愈发明显。截至7月24日收盘,开盘价89.12元/吨,最高价90.95元/吨,最低价88.95元/吨,收盘价90.94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2.87%。

  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认为,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获得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认可,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配额质押等锚定了基准价格,撬动更多绿色低碳投资。

  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3年末,与绿色信贷(30万亿)和绿色债券(2.2万亿)相比,碳市场规模仍较小,目前交易主体和交易品种相对单一。全国碳市场交易呈现履约驱动特征,履约期临近,价格走高,部分企业惜售。需逐步扩大范围,将更多高排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增加自愿减排项目供给,加快建设全国统一自愿减排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完善交易机制、期待适时丰富交易品种及参与主体类型。

  碳排放权资产作为新兴资产,盈利方式和资产价值与传统行业不同,需要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进行市场定价,畅通绿色产业投融资渠道,降低绿色溢价。根据中金研究部此前的测算,要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绿色投资需求预计达到139万亿元。

  一位碳认证行业从业人士的感受是:国央企关于减排和ESG都有明确的要求,还有一些企业是为满足海外供应商的需求主动做认证、做披露。叠加今年的经济形势,不乏上市公司对于本不太多的认证费用也开始精打细算,甚至“斤斤计较”,各行各业都开始“回归理性”。

  2024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金融系统逐步开展碳核算和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和数据库,制定出台统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碳核算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及其投融资相关业务碳排放数据的管理和统计。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运用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技术手段为碳核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一位金融机构从业人士表示,这一指导意见的发布具有里程碑作用,首次提出要制定出台统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碳核算标准。这一文件是对2016年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在新发展阶段的有效补充。

  “目前大的金融机构都在着手开展内部的碳核算,这相当于是金融行业在进行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简单来说是需要计算出,有多少钱放到了多少碳上,通过这一标准可以清晰明确,金融机构到底将资金引导至高碳项目还是低碳项目,以防出现系统性气候变化的风险。当前是金融机构建能力,练内功的黄金窗口期。”上述人士表示。

  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企业减排责任划分可分为三个范畴:范畴一最为直接,主要是指直接排放;范畴二主要包括企业用电和用蒸汽产生的排放,因为用电或用热需要从公共事业单位购买,而这个过程中的碳排并不发生在企业的物理边界内,所以属于间接排放;范畴三主要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排放,其边界并不是很清晰,涉及产业链,包括向上游购买产品以及向下游销售的产品等。

  金融行业的碳排放则是范畴三。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核算自身及其投融资业务相关的碳排放量及碳减排量,支持扩大绿色低碳投资规模,明确投融资业务的碳减排效果,同时也为主管部门掌握金融机构及其投融资业务的碳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