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原标题:光大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锋:践行“金融为民”,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做好“五篇大文章” | 银行家论道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内外部形势,银行理财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坚持自身高质量发展,趋势日渐向好。但与此同时,业内格局分化加剧、产品种类同质化等内部因素及宏观经济波动、净息差持续收窄、地缘因素冲击等外部因素叠加,使银行理财在经营上也承载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困难和挑战有所增多,防范金融风险、丰富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等问题均亟待解决。
在此背景下,《清华金融评论》银行家论道推出系列访谈,探讨我国银行理财业务新增长路径,助力银行理财公司高质量发展,在保持合理利润的同时,持续兼顾投资者回报及满意度的目标。本期邀请到光大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锋分享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Q
当前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A
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从挑战角度上看:
一是刚性兑付预期打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管理,底层资产面临收益率下行和资产价值重估双重压力,产品净值波动必然会影响投资者的配置行为及风险偏好。区别于其他资管机构,银行理财客户群体整体风险偏好较低,对产品净值回撤的容忍程度较低,从2022年末的债市波动引起的规模大幅度回撤中也可以看出,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显性化后,风险偏好迅速收敛,对净值波动的敏感程度仍然较高。我们将于8-9月发布《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3-2024)》,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6.80万亿元,同比下降3.10%,虽然已是连续两年下降,但我们认为,触底迹象显现,经过市场调整后,对回撤容忍度较低的客户群体可能有一定出清,存量的客户群体规模或将企稳回升。
二是低利率环境下合意资产荒延续,投资端配置承压。长周期视角下,利率中枢下行的趋势或将延续,基于当前基本面短期内未有明显反转迹象,经济运行进入再平衡和新均衡的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呵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宽松,同时禁止手工补息带来的“存款搬家”效应下,资管产品需求维持旺盛,但合意资产供给持续短缺。在此背景下,高息资产供给短缺或将常态化,信用利差进一步压缩的趋势可能延续,机构配置压力下“资产荒”行情或将继续演绎,对银行理财行业也是明显的挑战。
同时,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行业政策的引导规范、市场的创新竞争也在重塑大资管行业竞争格局,给予了银行理财公司更加广阔的市场天地:
一是资金来源稳健增长,银行理财行业仍是发展蓝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从理财资金方面,考虑到当前经济弱复苏与“房住不炒”预期增强,及2023年以来发生的多轮存款利息调降,广大居民更加青睐银行理财等低风险产品。此外,随着“手工补息”被叫停后,大量机构客户的存款也呈现出“搬家效应”,机构资金涌入资管行业。宏观视角下,存款利率整体下行的趋势或将持续,银行理财资金来源将维持稳健增长,银行理财行业仍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二是经历了五年的发展,银行理财公司已逐步形成较为清晰的行业比较优势。相较于其它资管机构,银行理财产品内化了全天候的大类资产配置思路,可以配置更为广泛的投资品种,如标准化/非标准化债权、ABS/ABN、CMBS、RMBS、公募REITs、衍生品等资产,更加契合银行理财客群追求多元化、组合+分散的投资策略和获取稳健投资体验的投资心理。同时,银行理财与个人客户存在天然粘性,在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特色金融体系下,银行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最被信赖的金融机构,拥有强大的渠道服务能力、产品组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这是银行理财能够依托母行资源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未来,银行理财公司还将在母行的赋能下,向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这是银行理财公司的独特优势。
Q
低利率下个人资产配置迎来哪些新趋势和新特点?
A
随着LPR利率的下降、中小银行降息潮的持续及存款“手工补息”的纠偏规范,2024年存款利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央行通过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旨在呵护经济增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市场层面来看,随着资产收益率的下行和市场竞争加剧,银行业息差逐步缩窄,为了保持自身健康发展,不得不降低存款利率,缓解经营压力。
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低利率环境同样会对资产配置带来新挑战,因为配置型资产的实际收益回报在下降,同时低利率意味着流动性供给相对需求更为充裕,加剧了“资产荒”现象。
从市场反馈上,经历了2022年四季度的市场波动后,投资者对净值波动较大的中高风险产品接受度变得更低,风险偏好持续收敛,更加倾向于配置稳健类产品。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2023年,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14亿个,其中,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95%,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为17.4%,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应更加注重长期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以实现收益稳定的目的。建议个人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降低收益预期,选择和自己的风险偏好、期限、收益预期等相匹配的产品。低利率环境下,稳健投资标的的收益和风险、流动性是密切匹配的,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忽视背后的风险。对投资者而言,要看清产品的风险等级,确定其与自身的风险偏好相匹配。
二是坚持分散投资,追求长期价值。不同产品的投资风格、收益风险特征具有差异,适度分散可以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降低持有的各类资产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长期来看,股票和债券都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应理性看待短期因素造成的市场波动,通过长期的持有获取市场重归理性后的价值回报。
三是立足低波动、强稳健的基本盘,关注新兴赛道的投资机会。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末,四级(成长型)和五级(进取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扭转了2022年的减少趋势,占比较年初均有所增加。2024年,光大理财将在继续做强稳健投资策略、低波体验理财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多样化产品供应,逐步丰富固收+权益、固收+量化、固收+衍生品等多元化策略的理财产品,以满足投资者不同配置需求。
Q
银行理财业务如何建立差异化优势?
A
近年来,中国的资管业务增长迅速,形成了理财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公司等多角色同台竞争的“大资管”格局,在有效拓宽居民财富增长渠道的同时,也为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资管各子行业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是党中央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作出的科学部署,为下一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银行理财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持续提升投研能力和品牌公信力,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做好“五篇大文章”。
第一,打造清晰独特的产品体系。让投资者了解你的产品是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础,也是银行理财建立差异化优势的重要一环。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光大银行理财业务正式推出七彩阳光净值型产品体系:以阳光“红橙金碧青蓝紫”七种色彩为特征,覆盖股票类、混合策略类、固定收益类、现金管理类、另类资产、私募股权类、结构化投融资类等七类资产,具有品类齐全、属性明确、风险等级清晰等同业独特优势,深受投资者的青睐。
第二,聚焦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出生于“商业银行”的理财公司天然了解自己的客户,要更加贴近投资者,从而更加准确的把握投资策略、构建投资组合,发挥在对利率市场的变化、信用风险的把握和宏观趋势的认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努力为投资者打造稳健的投资体验。同时,作为全牌照资管机构,银行理财要充分发挥多资产、多策略的优势,利用多品种投资工具,包括私募、并购、资产证券化等全谱系金融工具,关注企业的全资产负债表,服务于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更有助于创新型、科技型企业的成长。通过资管业务获得的中长期稳定资金,把投资融入到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类型企业的各层面经济活动中去,从而在经济增长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获得优质资产,与新质生产力企业更好成长,这也为广大群众创造了分享科技进步和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红利的机会,有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第三,发挥集团、银行的协同效应。集团、银行的协同赋能是银行理财公司重要的比较优势。以光大理财为例,光大理财可以借助光大集团综合金融、产融协同、跨境经营的优势,加强产品创新协同,创设打造丰富且能满足财富管理客户需求的产品矩阵,同时依托光大集团内部流量优势进行场景嵌入,如养老理财试点中,光大理财深度融合光大集团“大健康+大财富”战略体系下的健康管理和养老产业资源,围绕金融、康养和医疗相结合,借助光大银行成熟的养老理财产品销售平台迅速推广至所有试点城市。同时,通过光大银行渠道赋能、科技赋能,为光大理财引入创新活水,从客群、渠道、资产、风控等多方面、多层次提供有力支持,借助母行给予的科技力量,快速提升公司的数据治理能力。
Q
当前拓展理财代销渠道的重点与难点有哪些?
A
渠道的良性互动有助于银行理财行业的市场化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单一的母行销售渠道已不足以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和客户群体。根据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2023年,已开业的31家理财公司中,只有3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仅由母行代销,其他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均上线了非母行渠道,且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逐步上升。因此,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银行代销机构来扩大自己的服务半径,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温暖的财富管理服务,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目前,光大理财的产品在非母行渠道的代销规模已超过6500多亿元,渠道覆盖26家银行机构。
当前拓展理财代销渠道的重点,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竞争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理财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发挥专业力量,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二是客户服务能力。对于理财公司来说,客户主要分两类,一是代销机构,二是投资者。对于代销机构,产品管理人更加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因此在和销售渠道共同服务客户过程中,产品管理人应当承担责任,积极赋能渠道,共同服务好客户;对于投资者,理财公司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做好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陪伴,帮助老百姓树立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等投资理念。
三是风险管理能力。作为管理人,银行理财不仅要创造价值,更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帮助投资者获取稳健的投资体验。
Q
理财子公司如何提高资产配置效率?
A
银行理财公司是全品种、全天候、全周期资产覆盖的资管机构,需要发挥好多资产、多策略投资的优势,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挥多资产、多策略投资优势。银行理财牌照涵盖业务类型广泛,包括标准化债权资产、REITs、另类资产、优先股以及衍生品等,应充分挖掘不同资产、不同策略下的投资机会,丰富投资赛道,在风险适配的前提下帮助客户提升投资收益。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目标,灵活调整资产配置,以捕捉市场机会并降低潜在风险。
二是积极拥抱科技变革,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科技赋能助力管理效能的提升。以光大理财为例,基于自主构建的高性能算力平台化的服务能力和交互式数据分析平台,光大理财全自主构建并投产“固定收益投资知识图谱”,通过资产全景视图、组合业绩分析、信用债定价建模等大类服务的落地,成功绘制出一套低延时更新、全局覆盖的数量化固定收益投资版图,累计为近200只固定收益类产品提供数智化支撑,通过数量化和模型化方式,将投资经验进行沉淀,从而大幅提升了投资经理的日常的投资决策效率;“湖仓融合”的感知引擎可以更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风险;“九水”策略专户平台让投资经理更精细化的管理持仓资产。
Q
理财子公司如何践行“金融为民”?
A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在资管行业中,就是要努力做“三好学生”,以行动回馈广大投资者。具体包括: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好资管机构专业力量,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和做好“五篇大文章”。
第一,保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金融秩序、确保金融持续稳健运行的重要基础。作为中管金融企业子公司,光大理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初心,全力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投资回报。成立以来,光大理财在信息披露、金融反诈、反洗钱宣传、投资者陪伴等方面多维发力,全面提升金融消保工作质效,例如创新金融投教形式,积极参与北京市反诈中心《反诈这一课》的反诈科普视频制作;在信息披露方面,光大理财产品信息同步至光大理财官网、光大银行官网、手机银行和中国理财网的理财信息披露平台四大渠道披露,并建立多层反馈机制,畅通与投资者的反馈和互动。在普益标准公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中,光大理财的信息披露规范性连续多个季度位列全国性理财机构排名前几名。
第二,发挥好资管机构专业力量,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回报。站在投资者利益的角度,为老百姓赚到钱才是资管机构最大的成就。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截至2023年末,理财市场仍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数量为1.13亿个,占比98.82%,而其中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二级(稳健型)投资者的占比超过51%,投资者因为信赖将资金委托理财公司代为管理,银行理财公司更应该通过能力的提升,以实际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2023年全年,光大理财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超过335亿元,今年1-6月,光大理财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达到138亿元。
第三,做好“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大文章。要践行“金融为民”,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具体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降低银行理财的投资门槛和费率,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资管新规后,银行理财的投资门槛已经从5万元逐渐下降到1元,很多银行理财公司甚至还发行了1分钱起售的理财产品,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低门槛、低费率的享受到专业资管机构的财富管理服务。目前,光大理财管理产品规模超过1.5万亿元,存续理财产品约870款,其中超过70%为“1分理财”“1元理财”,为广大居民“勤俭节约、积少成多”提供丰富的产品货架。第二,还要关注普惠与商业可持续的关系,普惠金融除了关注财富管理服务的“便利与易得”,既要利用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改进触客方式,努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性,还需要增强百姓的获得感,这也是“普惠”可持续性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养老金融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光大理财成立之初锚定的重点赛道之一,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等内容,银行理财要发挥好天然贴近银行投资者的优势,努力提供多元、优质的养老金融产品,进一步扩充产品货架,提供多样化的、符合投资者需求的养老主题产品。早在2020年,光大理财将理财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只产品定义为长期限养老主题的理财产品,光大理财也是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试点机构,经过2年多的封闭运作,光大理财管理的养老理财产品以稳健的投资回报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一致认可。
Q
未来银行理财更好发展的建议有哪些?
A
第一,现阶段经济增长模式深刻变革,银行理财要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资管行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要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五篇大文章”是党中央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作出的科学部署,为下一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这要求我们调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建设和薄弱环节发展。根据光大理财即将发布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2023-2024)》,银行理财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银行理财应当继续提升通过投资包括绿色债券、“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扶贫纾困、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专项债券、标准化及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的投资规模,聚焦ESG主题、科创主题、养老金融、普惠金融、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主题理财产品,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务国家战略,持续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同时,银行理财有98%以上为个人投资者,在金融普惠性和人民性等方面可发挥更加明显作用。
第二,打造闭环服务体系,提升投资者体验。投资者获得稳健收益、良好的投资体验,需要投顾服务和产品业绩的共同努力。未来需要银行理财公司和渠道的共同努力,培养投顾理念,优化人才队伍和考核机制,建立前、中、后台数字化的服务能力体系,努力与客户达成共识,形成与投资者相契合的行业价值观、战略目标、组织机构、考核体系的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投资者的服务体验。这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塑造投顾服务模式的理念,改善服务流程,以专业服务创造价值、以多元化资产配置提升投资体验的投顾理念,契合当下的时代背景、行业发展模式和投资者需求。二是坚守信义义务,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买者自负”的前提是“卖者尽责”,“卖者尽责”的核心是履行信义义务。要全面提高管理人的专业水准和服务水平,并且提升其选品和大类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好老百姓和广大客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理财行业的力量。
《清华金融评论》坚守“建言金融政策,引领金融实践”的办刊初心与使命,努力朝着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智库型全媒体平台的目标发展。银行在我国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中坚力量,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银行人尤其是银行家的持续贡献。2017 年起《清华金融评论》特设“银行家论道”专栏,旨在构建中国银行家的思想传播平台,为中国经济金融把脉,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与此同时,《清华金融评论》通过多次举办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及连续发布“中国银行业排行榜200强”研究报告,透视银行业发展全景,为整个银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数据支撑和有益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