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5月17日收盘,能链智电(简称“能链”,NASDAQ:NAAS)股价报0.56美元/股,连续13个交易日跌破1美元。根据纳斯达克退市规定,若上市公司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即符合退市标准。
能链近日股价快速下跌始于美国时间5月10日,公司当天股价跌近7.6%,报收0.81美元/股。就在前一日,能链发布了2023年年报,全年净利润续亏13.07亿元。另据最新发布的季报,公司今年一季度净亏损额同比扩大107%至-2.28亿元,达到上市以来同期亏损之最。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合计负债14.6亿元,资产负债率增至112.5%。
能链是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公司,以轻资产商业模式为主,即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通过在线服务提供充电站信息,实现众多充电站和充电桩联网,并呈现给终端用户。公司作为中介平台,抽取充电服务费佣金。
但这桩生意并不好做。能链在年报中称其“面临着激烈竞争,中国的充电站将寻求直接连接最终用户,减少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依赖。它们还会通过主导或垄断某些区域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将我们这类充电服务提供商逐出市场。2023年8月下旬,中国三大充电站运营商同时终止了与我们合作的充电站运营,这导致公司网络中相当大比例的充电站和充电端口断开连接。”
因此,能链强调,除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需求,包括技术发展和竞争格局变化外,公司还要提高运营效率、留存和扩建公司客户群、加强产品和服务营销、吸引并留住有能力的员工。“我们预计短期内仍将产生大量费用并持续亏损。”公司在年报中如是提示风险。
同样主打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朗新集团(300682.SZ)亦在加大营销投入推动旗下聚合平台“新电途”业务发展。2023年,“新电途”充电量近40亿度,但由于度电营销补贴提升,造成了约9000万元经营亏损;今年一季度,该业务经营亏损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不过朗新集团认为,平台型业务运营模式有成本前置特点,充电网络连接、电动汽车用户拉新促活都需要提前投入,因此在业务快速发展初期投入大于产出较为正常。
国内传统能源转型做充电站运营的一家企业的前员工杜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内充电服务企业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赚服务费,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这个行业很多人的思维是,把别人挤出去,留下来的就可以赢。因此一些企业为了抢市场,大额给用户补贴充电服务费,甚至‘卷’出了零服务费。”
而在此背景下,特锐德(维权)(300001.SZ)子公司特来电2023年却首次扭亏为盈,带动母公司毛利润同比增约53%至13.3亿元。公司称受益于产品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经过9年建设运营,特来电充电网规模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华宝证券研报显示,国内充电桩领域有多种运营模式,特来电是其中专注于自有资产运营的资产型运营商。此外,该行业还有以能链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充电运营商,通过自主建桩为自有车主提供闭环服务,提高电动汽车销量;以及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众筹建桩运营商,通过“投资方+充电服务运营商+场地资源方”多方合作,改善运营商重资产经营困境。据称,特来电、星星充电也开始尝试此种模式。
一名国内头部充电站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特来电的优势在于擅长与政府资源合作,在全国布局运营能力。据他介绍,当前国内大量充电站集中在人流量高的城区落地,运营收益竞争加剧。
位置是充电站盈利的重要抓手。南京证券认为,提高盈利能力的核心之一在于提高充电桩利用率,而影响充电桩利用率最关键的因素是地段,位置决定流量。
该机构进一步指出,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长和快充技术提升,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增长,有地方资源的政府性机构或是有政府资源的企业将有较强优势;而其余社会性资本进入阻碍将加大,一是难以进入市场,二是考虑到政府资源充电桩或建在周边,对所覆盖区域流量产生冲击,因此不敢过早介入市场。
特锐德亦在“核心竞争力”中提示了公司的合作资源优势,称其通过与国有资源方开展合资合作,打造了覆盖全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网。公司在在全国成立独资/合资公司逾260家,其中合资方为政府城投、交投、公交集团等国有平台企业的超过150家。据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23年底,在公共充电领域,特锐德全年充电量约93亿度,运营直流充电终端31.3万台,二者市场份额均约26%,排名全国第一。
但在特来电等头部企业之外,上述充电站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市场大部分企业尚未盈利,且随着竞争加剧,回报周期也在拉长。”
特锐德在业绩说明会上强调,充电运营是一项复杂且本地化属性重的业务,涵盖场地选址、高压电力接入、设备投建、平台精细化运营、高效运维等多个事项,对综合性运营商的要求非常高。
南京证券以10台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为例,按5万余元单桩成本计算,假设单桩每日有效利用率达9%,按照各地指导价取0.55元/千瓦时的充电服务费,上述10台充电桩的静态投资回报期可缩短至2.99年;但若按单桩利用率降至8%,同时每千瓦时电价减少0.05元至0.6元计算,上述充电站投资回报周期将拉长至5.98年。
“这个行业的成本投资已远超其目前的盈利回报了,单靠服务费盈利,打平成本,很难。”杜雪表示。
土地、电力、设备,成为运营商们竞争的赛点。一些企业正尝试光储充一体化,通过与电网深度融合,参与削峰填谷,即在场站配套建设光能发电设备和储能设施,在电价谷值期,储存电量;在峰值期,把之前发好的电卖给电网,或按峰值电价充给车主,赚取峰谷电价差值。当发电赚的钱可覆盖充电成本,理论上就实现了免费充电。不过,由于这种模式建设投资高昂,短期内仍以示范项目为主。
(本文受访者杜雪为化名)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