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行业价格战加剧,锂电池企业该如何应对?
今年一季度,锂电池行业龙头亿纬锂能(维权)(300014.SZ)营收及净利同比分别下降16.7%、6.49%,业绩承压。
去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行业价格战加剧,盈利空间压缩难以避免。日前,亿纬锂能还公告称,拟加大套期保值力度,以平抑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作为亿纬锂能的创始人、董事长,刘金成似乎信奉“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曾抓住电子烟等多个风口,助力亿纬锂能业绩起飞。在电池领域,他也坚持多技术路线并举,避免战略误判。
目前,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做到了全国第四,储能电池已成长为第二大营收支柱,起家的消费电池营收则在下滑。
在今年3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刘金成直言,“价格战是没有前途的”,“谁‘卷’得到比亚迪,谁‘卷’得到宁德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行业应该回归本质,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
刘金成能靠质量和技术破解这一轮行业内卷吗?
屡次成功捕捉风口
公开信息显示,刘金成本科就读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工作几年后,进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学院读研究生,后又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毕业后,刘金成选择下海创业,但由于经验和资源的缺失很快就碰了壁。收敛锋芒后,他入职了一家电池公司,老老实实当了两年“打工人”,但心中创业的火苗始终没有熄灭。
刘金成的第一个创业风口很快到来。2001年,国内电子消费兴起,他创办了惠州晋达电子有限公司,即亿纬锂能的前身,正式涉足锂原电池。锂原电池资金投入少,但市场需求很高,对于没有太多资金的刘金成来说,是一个合适的创业方向。
“科班”出身的刘金成,对锂电充满了热情,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很快攻克了手机电池的技术问题,乘着彼时小灵通的东风,刘金成就这样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刘金成善于捕捉风口,共享单车、ETC等风口都有他的身影,到了2008年,亿纬锂能的锂原电池在行业排在前列。2013年,亿纬锂能的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61亿元。
刘金成对这样的业绩并未满足,他决定进入刚起步的电子烟赛道,耗资4.39亿元收购麦克韦尔50.1%股权。
这一次并购,成为亿纬锂能业绩起飞的关键。2019年,亿纬锂能在年报中提到,随着电子雾化器行业市场空间的迅速扩大,麦克韦尔延续了前期的持续高增长态势,公司作为麦克韦尔的间接参股股东,获得了丰厚的投资收益。2019年年报显示,亿纬锂能的归母净利润为15.22亿元,当期,公司的投资收益就高达8.4亿元。
行业内卷业绩承压
多方押宝赌风口的刘金成在动力电池领域却入局较晚。
其他同行在2010年前后向动力电池转型,亿纬锂能却直到2015年前后才入局。刘金成决定入局动力电池,据说是在有了一辆特斯拉汽车之后,才做的决定。
虽然时间上落后于行业,但刘金成马不停蹄地追赶,2015年,他切入圆柱18650锂离子电池领域,2016年涉足方形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2018年又与韩国电池企业SKI合作共同投入软包三元体系电池。
快步追赶也有成效。2023年年报显示,根据EVTank统计,2023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亿纬锂能位列全球前四,国内第一;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8.08GWh,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4.22%。根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动力国内电池市场份额4.45%,位列全国第四名,相较于2022年度,排名提升两位。
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严重的形势下,亿纬锂能作为上游动力电池厂商,亦不能置身事外。
在2024年3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刘金成直言,“2023年的行业数据,有一个清楚的逻辑,动力电池领域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强的格局是非常显著的。除了市场份额外,更重要的是两家企业赚钱了,其后的兄弟们各有各的优势,目前各有各的难处。”
2023年,行业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从年初50万元/吨以上,跌至年末10万元/吨附近,国内方形523三元电芯和方形磷酸铁锂电芯整体价格较2023年年初腰斩。
这也反映在了亿纬锂能的业绩上。2024年一季度,亿纬锂能业绩双降,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17亿元、10.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7%、6.49%。
对于业绩承压,刘金成试图用上市不足一年的碳酸锂期货等商品期货工具来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去年8月份,亿纬锂能公告,拟开展的商品期货保值交易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为不超过2.5亿元,任一交易日持有的最高合约价值不超25亿元,在今年6月27日,公司将这两个金额调升至3亿元和30亿元。
同时,亿纬锂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开展额度不超过6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
除了财务方面应对行业内卷外,技术出身的刘金成认为技术和质量才是熬过“内卷”的关键。在技术路线上,刘金成坚持多技术路线并举,避免战略误判。
刘金成早在2022年就开辟了储能电池赛道,这一板块已经成为亿纬锂能第二大营收支柱。数据显示,2023年,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营收163.4亿元,营收占比高达33.5%。
虽然储能电池起量很快,但目前动力电池仍是亿纬锂能的第一大营收支柱,2023年实现营收239.84亿元,营收占比为49.16%。此外,公司的消费电池营收持续下滑,2023年营收录得83.62亿元,同比下滑1.78%,营收占比为17.14%,在三大业务中排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多次踩中锂电池下游产业风口,刘金成家族2023年财富高达455亿元,在胡润百富榜中排在第92位。
在动力电池内卷和消费电子业务疲弱的趋势下,未来,刘金成能否靠质量和技术熬过这一波产能过剩的困境,带领亿纬锂能向好发展,还需时间来观察。